近期,俄罗斯《消息报》传出一则重磅消息:俄罗斯国防部可能放弃修复唯一现役航母“库兹涅佐夫”号!如果真的放弃,该航母大概率会像其他苏联航母那样被当做废钢拆解。
加拿大黑马预测事实上,自“库兹涅佐夫”号陷入维修困境后,俄罗斯就已经事实性地退出了全球航母俱乐部。所以不管俄罗斯最终如何抉择,都改变不了俄罗斯海军远洋力量已经萎缩的事实。

“库兹涅佐夫”号作为俄罗斯目前唯一的名义上仍在服役的航母,状态确实很糟糕,就算放弃维修,也不令人意外!这艘航母自2017年进入大修状态,并计划更换动力系统、升级电子设备,可至今已逾8年,不仅没有修好,期间还遭遇浮船坞沉没、火灾等事故,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。
其实,“库兹涅佐夫”号自1991年服役以来,就长期处于“修修补补”状态。2016年赴叙利亚参战期间,其还因为冒黑烟的锅炉而沦为笑柄。

目前“库兹涅佐夫”号舰体已锈迹斑斑,维修工作也因资金和技术问题而陷入停滞,维修工期已推迟至2028年,现在传出“烂尾”传闻很正常。毕竟,“库兹涅佐夫”号采用的是苏联时代的设计,且服役30多年,已经不够看了,现在进行大规模升级改造,如同给古董车换发动机,性价比太低!而且维修成本十分高昂且遥遥无期,那还不如放弃维修升级,选择建造新航母。

问题是凭俄罗斯现在的军工体系和国防资金预算,连航母的维修都陷入困境,还有能力再重新建造排水量数万吨的新航母吗?
尽管俄罗斯仍未放弃航母战略,但从目前情况来看,我认为俄罗斯能自己独立造出航母的难度极大,这一梦想根本就无法实现!自苏联解体后,俄罗斯已有30多年未建成过万吨级水面舰艇,更遑论航母。

苏联解体后,俄罗斯虽然作为主要继承者,继承了“库兹涅佐夫”号等航母,但其并未完全继承苏联的船舶军工体系,例如,被誉为苏联航母摇篮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,在苏联解体后因地理位置而划归乌克兰所有,大量相关技术和人才也就此流失。再加上俄罗斯当时经济困难,这导致其继承的大部分航母不得不在苏联解体数年后相继退役,最后仅保留一艘。如今“库兹涅佐夫”号陷入维修困境,其实就是俄罗斯船舶军工体系衰退的真实写照。
要建造现代化的新航母,不仅要有完善的工业体系支撑,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。然而,俄罗斯的航母建造配套体系早已不完整,不仅技术与人才大量流失,造船设施也老化陈旧。而且俄罗斯经济长期面临压力,俄乌冲突又耗费了大量军费,这导致俄罗斯海军近些年的预算捉襟见肘,连维修航母的钱都难以拿出,更别提建造新航母。


“库兹涅佐夫”号满载排水量达6.7万吨,是苏联和俄罗斯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,承载着与美国争夺制海权的野心。尽管苏联早已解体,“库兹涅佐夫”号也已经快沦为废钢,但其未完工的姊妹舰“瓦良格号”却还“活着”,以“辽宁舰”航母的身份在我国焕发光彩。